5月12日,經過幾天的調試,河北省安裝工程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公司”)合肥小廟項目正式啟用實名制門禁系統。
石家莊向南730多公里的合肥市,地處江淮要沖,山水形勝,大湖名城。隨著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規模的擴大,城市廚余垃圾原有的填埋方式與土地稀缺的矛盾凸顯,于是廚余垃圾發電項目在市區西部小廟鎮立項建設。小廟廚余垃圾發電項目掛牌市長工程,政府投資第三方代建代管,政府工程、安全、環保部門監管力度很大,工程規模列入創建省優工地計劃,樹標桿創品牌。在此工程背景下,公司積極籌備,在安全生產上不掉隊,配合疫情防疫工作,在合肥小廟廚余垃圾發電項目上使用人臉識別+測溫系統雙保險的門禁管理系統。
公司合肥小廟項目門禁系統采用人臉識別+測溫系統雙保險措施。首先,人臉識別采用實名制注冊人證比對,準確記錄進入現場所有作業人員的身份信息,對工地現場施工人員進行規范化管理。提升項目的管理能力,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,提高項目的信息化水平。人臉識別通行的同時進行體溫量測,體溫過高者,系統自動報警禁止進入施工現場,保證其他現場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。其次,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工地考勤管理,通過“刷臉”生成工人考勤數據,避免人工統計造成的錯誤,有效解決人工考勤模式的繁瑣、人工成本高、代打卡、忘打卡等問題,提升考勤效率和準確性。再次, 工人以“刷臉”方式進出工地時,進行實時統計,系統準確獲取工人身份信息統計項目現場實際人數、工種等,減輕項目現場人員的管理壓力。最后,實名制采集工人數據后,根據住建部門要求的實名制信息內容,以平臺對接的方式統一向上級監管部門推送,完成住建部門對建筑施工工人實名制管理要求。
實名制門禁系統的啟用大大提高了項目管理水平的規范化、制度化。接下來,項目部把入場三級安全教育與人臉實名制相結合,只有通過安全教育培訓合格的施工人員,才能“刷臉”進入施工現場,杜絕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。讓施工人員從入廠就牢記安全生產,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,助力項目安全管理,提升安全管理水平。(劉帆 韓曉羽)